2009-11-16

三大經濟體的溫和崩壞


這是一本充滿睿智見解的指南,幫助我們面對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,並挑戰人們對商業根深柢固的認知,也讓任何想了解21世紀競爭力的人,提供不可或缺的明證。今日的百科全書、噴射客機、營運系統、共通基金,以及其他各式各樣事物,由為數上千或上百萬的個人集體創造出來的。當某些領導人畏懼那些為數驚人的線上社 群快速成長,本書作者提出證明,指出領導人根本無須驚恐,聰明的企業只要懂得善用合作的力量與本質,自然能激起創新、成長與成功的火花。

我們正處在兩個世界的夾縫之中。一邊是大家所熟悉的世界,我們遵循一定的遊戲規則,在清楚的框架邏輯裡工作和生活;同時,我們正親身體驗另一個世界的形成,在網路上。許多在實體世界做不到的事,在這裡都有可能。它的未來超過任何一個人的想像,但是每個人都有份,因為我們都參與創造。只有一件事是肯定 的,它正改變我們的工作、生活、以及我們對世界的認知.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「這一代的苦日子才要開始」解構三大經濟體的溫和崩壞 消費急凍 歐、美、日冰風暴將蔓延全..「債務剋星」Get Out Of Debt Guy

幾乎半強迫式的,歐美國家的人民終於接受了節儉的美德,美國人開始不再借錢,英國人開始縮衣節食,希臘人被迫勒緊褲帶,日本人願意用加稅來換取擺脫衰退的機會。只是,當這些同時發生,全球性的緊縮卻也即將出現。

「三年半的時間,我在網路上回答了超過三千個債務問題。」史提夫.羅德(Steve Rhode)是美國一位獨立的財務顧問,更精準的說,是一位理債專家。他在二○○八年以「債務剋星(Get Out Of Debt Guy)」之名成立網站,發表文章之餘,也歡迎各界分享「對抗債務」的心得與問題。「從問題的內容變化來看,我深深地覺得,美國人終於有救了。」他說。

羅德認真地分析,「一開始,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如何容易借到錢、『借新還舊』應該怎麼計算之類的。」現在,更多美國民眾在這網站上分享的心得內容,是「我決定不再借錢」、「我要努力重建我的信用」。連續三年、超過三千則問答的樣本數,足以讓羅德清楚感受美國人從泡沫經濟破滅以來的金錢觀念變化,「金融海嘯是悲劇,但在另一方面,這場悲劇卻是美國人的救贖。」

九月十七日,上千名美國年輕人集合在紐約華爾街,抗議貪婪文化造成的金融海嘯剝奪了他們的工作機會,「但我相信,更多的美國人選擇自我覺悟,從改變自己開始做起。」羅德舉例,一位名叫麥克的年輕人前幾天告訴他,「原本,我幾乎快被債務逼上絕路,現在我已學到教訓,接下來,我要為我的人生負起責任。」「如果不是泡沫經濟崩潰,他可能繼續亂花錢、繼續舉債,現在覺悟還來得及,麥克才二十九歲,他必然會有大好的人生。」羅德愈說愈興奮。然而,麥克的覺悟、讓羅德感到興奮的轉變,其實正是美國、歐洲、日本等國目前所面臨的最大難題。

美國:消費大軍退位 - 節儉、嬰兒潮老化 = 復甦遙遙無期

政府、企業、人民,都處在「不敢花錢」的情緒之中,缺乏投資與消費動能,經濟宛若死水,這是「日圓先生」神原英資預言全球即將步入「溫和崩壞」格局的根本原因。一場為了「重生」而必須經歷的漫長痛苦調整,正在成熟國家全面展開。

在美國,根據聯準會(Fed)九月十六日所發布的報告,美國家庭與非營利機構財富水準的變化,在今年第二季由正轉負,財富淨值縮水將近一千五百億美元(因股市與房市資產價格下跌),而同步下跌的,則是債務。報告中指出,美國家庭已連續十二季減少債務,事實上,在○七年時,美國家庭負債相當於可支配收入的一三五%,此後穩步下降,今年第一季時比率已降低至一一九%。

隨著美國人民對未來財富與收入的增加愈感不安,「減少消費、降低債務」,金錢觀的改變已逐漸成為新常態。然而,民間消費約占美國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七成左右,「節儉」雖是美德,但在美國,當節儉成為新的普世價值,則是經濟失落的開始。除了「金錢觀」的改變之外,對美國民間消費力更具深遠影響的轉變,是人口結構。八月下旬,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提出報告,嬰兒潮世代人口逐漸老化,將使美國經濟復甦雪上加霜。

嬰兒潮泛指1946至1964年間出生者,成長於二戰後世局和平而又轉變快速的環境中,使得他們敢於消費,也極具創新能量。在八○年代嬰兒潮大量踏入社會,也開啟了美國經濟史上最輝煌的黃金盛世。根據美國經濟研究局(NBER)統計,自一九八二年至包含金融海嘯在內的二○○九年,美國經濟總共只經歷了三次循環週期,每次循環中,平均擴張期長達九十五個月,衰退期只有十一個月,這樣的數字,是NBER自一八四五年統計美國經濟以來所僅見。

如今,隨著嬰兒潮退休,開始減少消費與投資,會不會也等於是宣布了美國經濟盛世的結束,回到八○年代以前循環快速、衰退期較長的「舊常態」?消費主力大軍的退位、政府與民間的無力消費投資,似乎正在宣告美國經濟將近三十年的熱鬧派對即將結束。

德國:歐豬危機波及主要市場緊勒褲帶 出口成長堪慮

而類似的場景,也出現在歐洲,隨著歐豬五國被迫勒緊褲帶,九九年以來歐元區的經濟派對,或許也已到了落幕的時候。九九年歐元成立,歐元區國家採用同樣的匯率與利率,這個「求同」的意圖,卻造成了「差異擴大」的結果。強者如德國,能夠以相對低估的匯率強化出口;弱者如希臘,因為成了德、法等強國的同盟夥伴,即使經濟不佳,卻能持續以較低的利息成本對外舉債。

早在去年二月,《紐約時報》的一篇報導,就一語點出了歐元區強弱兩極之間必將爆發衝突的矛盾,「德國的強勁出口,造就了歐元區的整體成長;但不幸的,德國出口強勁的原因之一,是來自於希臘、西班牙與葡萄牙等國的消費。」「這些如今被稱為歐豬的國家,過去因為向德國買了太多的賓士汽車和其他商品,造成現在的債務危機。」

的確,如果攤開數據,會發現德國的進出口盈餘數字與希臘的債務金額呈現高度相關,兩者都是在○一年希臘加入歐元區之後出現快速上揚。另一方面,觀察德國○九年時的主要出口市場,這個全球最強的出口大國,其實有高達六二%比重的出口對象,就在歐盟。當希臘等歐豬國家在壓力之下被迫緊縮財政、縮減福利,衝擊民間消費意願,過去十年大賺其錢的德國,恐怕也將失去重要的成長動力來源。

英國:財政緊縮發威 公共事業費用調漲 企業裁員風起

至於歐盟最大經濟體── 英國,民眾同樣開始感受到政府緊縮財政的威力,縮衣節食成為求生新顯學。「新聞說,因為政府緊縮財政,明年一月起,倫敦市的地鐵要漲價七%;此外,大學學費聽說也要調漲。」謝欣怡今年剛從倫敦政經學院畢業,順利找到投資銀行的工作,正打算留在英國作為職場的起步,但現在,她卻必須先做好面對苦日子的準備。

「上班沒多久,公司就開始大舉裁員了。」謝欣怡說,英國金融業的大規模裁員動作方興未艾,「我們公司不但砍人,還把許多業務都移轉給位在印度的分公司執行。」她解釋,印度人工資便宜、英文好,再加上和英國的時差並不算大,「現在,常常看到同事上班之後打電話到印度,交代他們跑資料,之前,跑資料是公司內部同事的工作之一。」

公共事業費用調漲,民間企業開始裁員,讓英國人的消費開始保守。「在倫敦市,『尋找分租房屋夥伴』已經成為新的普遍現象。」謝欣怡翻開倫敦當地一份晚報報導,文中指出,在這個城市,住在「分租住宅」的人口數量,一年之間就增加了二萬三千多人。「可以感覺到,英國人愈來愈不敢花錢了。」她說。去年十月,英國財政大臣在議會中提出︽公共開支評估報告(Spending Review)︾,這份報告,在當地被各界描述為「緊縮時代」的正式到來。英國財政研究所在九月十二日表示,英國緊縮財政對民眾生活所造成的最大痛苦,將在未來十年出現。

日本:重申增稅決心 新首相上任 將全力降低債務負擔

美國、德國之外,英國顯然也即將進入「十年以計」的漫長調整期。而在東方,對於「經濟失落」再熟悉不過的日本,則正試圖用「更大的痛苦換來脫困的契機」。新首相野田佳彥在意外聲中上台就任,這位在當地有「增稅先生」之稱的新首相,九月十三日首度赴國會報告。新官上任,提不出太多的具體政策;相對之下,唯一具體的宣告「重申增稅決心」。增稅的目的,是解決公債金額超高的壓力,降低債務負擔對未來財政刺激的牽制。

目前,日本公債餘額已達GDP的兩倍水準,不同於歐債問題,日本公債主要屬於內債,原本危機尚不急迫;不過,八月下旬,國際信評公司穆迪宣布調降日本主權債務評等,理由是「金融海嘯發生以來,日本財政赤字不斷攀升」。換言之,雖是內債,但隨著全球景氣步入「溫和崩壞」格局,出口導向的日本,財政恐怕出現以往未見的新變數。增稅若能成功,能夠改善財政,進而降低債務壓力,但也極可能造成「已近冰點」的日本民間投資與消費力道進一步萎縮。在國會中,野田佳彥是這樣呼籲的:「我們這一代應該團結一致,共同扛下重擔和支出,不要轉嫁給下一代。」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的說法,令人動容,但何嘗不是宣告「這一代的苦日子才要開始」。


「日圓先生」神原英資宣告:全球經濟即將走入漫長的冰河期。

先把時間拉回到今年三月間。當時,美國道瓊指數仍在一萬二千點以上,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股市的指數水準約在七千點上下,全球兩大股市回到二○○八年金融海嘯前的高檔位置;各界按捺不住地樂觀期待著,或許就在不久的將來,世界經濟將正式走出金融海嘯陰影,重返正常復甦軌道。但是,當《今周刊》團隊在三月伊始前往日本,專訪日本最具國際知名度的財經大師,被譽為「日圓先生」的神原英資時,他卻告訴我們:「今年,投資人的首要功課是『找賣點』,接下來,全球市場將會非常動盪。」

在那一次為時九十分鐘的專訪中,神原英資一共說了六次「轉折」,他不時強調,全球主要股市都將開始向下轉折,雖然時間點不能百分之百的確定,「但,快的話,或許就在今年夏天。」神原英資接著在四月二十七日應《今周刊》邀請來台,也再度重申這個看法。

經濟大勢底定「全球走入十年冰河期」半年之後,夏季將盡,半年前彌漫全球市場的樂觀氣氛已被悲觀,甚至恐慌的情緒所取代。「找賣點」、「全球動盪」、「股市反轉」,神原英資當時的預言,具體、大膽,但完全精準。時逢金融海嘯屆滿三年,全球市場正在神原英資口中的「非常動盪」格局裡拚命掙扎,九月中,《今周刊》再次專訪這位今年以來預言最具體而精準的大師。這一回,他試著為「後金融海嘯時代」的全球經濟與股市格局定調。

在同樣的悲觀態度之下,神原英資盡可能用不帶情緒性的平和字眼,說出他給投資人的忠告:「至少在未來五年,或者五到十年的時間,你必須開始重新學習,如何與低成長、低報酬率的『全球經濟冰河期』和平共存。」一切,都從「簡單的常理」出發。在他眼中,結構複雜的美國復甦與歐元債務問題,其實十分簡單,「覺得複雜,是因為你知道問題很難獲得解決;但若換個角度思考,也就是因為問題本身已經無解,這代表無論政策上做出什麼努力,都無法立即帶領經濟走出目前困局。」甚至他強調,「愈是想再丟出什麼特效藥,結果可能更糟。」

自體調整的結果是什麼?

學理的說法,是進入「修復資產負債表」的過程,負債太多,手中的資產價值因為股市或房地產跌價而變得太少,於是必須停止消費與投資,緩緩地讓資產與負債達到新的平衡。「企業、個人,甚至是歐洲部分國家的政府都一樣,有錢也不敢花,經濟當然沒有快速復甦的條件,而是需要長時間的結構調整。」

救市政策無效「各國經濟仰賴自體調整」於是,神原英資宣告,「美國經濟已經走入『失落的十年』,而歐洲的情況甚至更糟。」歐美國家正在步入「失落十年」,也將牽連新興國家。「當過去愛花錢的成熟國家開始低成長,新興國家的出口動能必將受到衝擊。」神原英資表示,十年前,成熟國家的假性需求,營造了新興國家崛起的動能,現在,這股動能消失了,「所以我說,不只歐美,是全球經濟都將處在長期低成長的格局中,或者可以說,全球正在步入一種『溫和崩壞』的格局。」

往好處想,過去一年籠罩在新興國家的通膨壓力可望緩解,畢竟,需求減少,物價也就不易上漲,但歐美持續施行的寬鬆貨幣政策,仍有可能對物價帶來一定支撐,「全球通膨水準,就將在實質需求減少與資金仍然浮濫之間,處在一種微妙的平衡狀態。」這樣的平衡對新興國家並非壞事,但卻可能造成近來投資市場「最後一片樂土」的消失。「黃金價格一路上漲,每盎斯接近兩千美元,但如果少了通膨預期,這樣的價格還能撐得住嗎?」神原英資並不否認金價再創新高的可能,但在「經濟溫和崩壞」的長線格局中,「黃金、商品的價格,恐怕終究是會下跌的。」

說到投資,神原英資的預言開始更加大膽而具體。「這是溫和崩壞的第一階段,所以在未來一年,全球股市恐怕將呈同步下跌局面。」他開始逐一點名:美股短期內找不到向上反轉的契機,「未來一年之內可能跌破萬點。」日本股市先看八千五百點,如果守不住,「跌破八千點也不奇怪。」至於確定走入緊縮格局的歐洲,及受到歐美拖累的主要新興國家如中國、印度等,未來一年股市恐怕也以下跌為基調。

另一方面,歐美及新興國家的經濟下修屬於「正在進行式」,而「早已躺平二十年」的日本,即使經濟尚無起色,但日圓在短期之內可望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險去向之一。他評估,未來一年日圓兌美元匯率易升難貶,「一美元兌七十五日圓的匯率將是平均值,甚至可能測試一美元兌六十日圓。」

借助人口紅利「美、中相對抗壓」

在經濟溫和崩壞、股市無力上漲的環境中,較具抗壓性的市場在哪裡?「具有『人口紅利』的國家,自體調整的速度會相對較快。」神原英資強調,以人口結構為基礎所帶來的內需動能與創新能量,將是個別國家率先走出溫和崩壞格局的關鍵。「在歐洲國家之中,除了法國,主要國家的人口都在減少,至於日本,當然更有人口減少的問題。比較不一樣的,是美國。」他分析,美國有很多來自非洲、西班牙等地的移民,生產力相對較高,且美國民間企業的創新能量仍然是全球數一數二,「在成熟國家之中,美國還是比較值得期待的。」

在新興國家部分,擁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無疑是最具內需潛力的市場,「不只人口多,而且,中產階級正在這個國家快速崛起,中產階級正是所有經濟體的成長泉源。」跟隨著「內需為主」的思惟,神原英資也提出了低成長時代可能加速成長的主流產業。「講好聽一點,經濟低成長,代表的是經濟發展已臻成熟。在一個成熟的經濟體當中,往往並不缺乏物質、商品,而是缺乏讓民眾生活更便利、更美好的服務。」從投資的角度解讀這番論述,服務業取代製造業,將是未來的必然趨勢。

事實上,神原英資是用更高的角度詮釋剛才的說法:「世界必須轉變觀念與作法,想一想,我們還要拚命製造商品嗎?人們既然不需要更多商品,那麼,需要的是什麼?環保、健康,還是教育?」他又說:「當領導人能夠安靜下來重新思考,把重點從『刺激經濟成長』轉移到『讓生活更好』的面向時,經濟,往往也就自然而然找到新的出路了。」在招牌的爽朗笑聲中,神原英資作出結論:「再怎麼說,追求更好的生活,才是經濟發展的原始動力啊!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